以現今醫學科技極限,人體一旦帶原「B型肝炎」病毒,便可能「一生」都需定期追蹤並於適當的時機進行治療 ( 導致日後「猛爆性肝炎、肝硬化、肝腫瘤」的主要因素 ),因此相信不少民眾想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感染 B型肝炎病毒。以下是我們整理大家常有的四項疑惑,並逐一解答:
答案是「不會」。早年台灣曾經宣導不要共用筷子,但隨著對B型肝炎病毒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讓我們知道其傳染途徑主要是「血液與體液」的接觸, 一般聚餐飲食的口水分泌物原則上不具有足夠的病毒量,所以與家人共同用餐是不需過度擔心的。
一般常見血液與體液的接觸情況為「母體垂直傳染」與「伴侶親密行為」。其中母體垂直傳染,主要是帶原 B型肝炎病毒的媽媽在生產時,胎兒經過媽媽的產道而接觸到血液而感染,就機率上而言,「自然生產」比「剖腹產」機率更高;至於親密行為的體液交換上,機率也是很高的。
一般而言,母體內血清的 DNA 病毒「濃度」是決定會不會傳染給寶寶的關鍵。若媽媽懷孕「32週」且血清病毒 DNA 濃度大於「20萬」時,可以公費補助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喜必福( Telbivudine )、惠立妥 ( Tenofovir )」來控制病毒濃度;此外 ,在寶寶出生的24小時內施打「免疫球蛋白 ( IgG )」,與之後三劑的 B型肝炎疫苗,可讓新生兒感染機率大幅降低至1-2%。
雖然台灣新生兒在出生「0、1、6」個月時已分別打過 B型肝炎疫苗 ( 前後共三劑 ),而具有表面抗原抗體 ( 保護力 ),但仍約有「10%」的民眾在「10至15年」後,會有表面抗體「自然消失」的現象 ( 抽血報告中的抗體呈陰性反應 )。若屬表面抗體消失的族群,如果職業又是「高風險類型」( 例如醫療從業人員 ),因為有接觸 B型肝炎帶原者血液與體液的風險,所以「強烈建議」再次施打三劑 B型肝炎疫苗;至於一般民眾,若相當擔心未來可能的感染,仍可自費補打三劑 B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