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長期性的胃酸逆流至食道,所引發的胸悶、灼熱、異物感,除了影響患者的飲食與生活作息外,還要當心日後食道癌化的可能,本篇概略介紹嚴重的胃食道逆流所導致的「食道癌化前」病症-「巴瑞特氏食道」 ( Barrett' s esophagus ) 。
「巴瑞特氏食道」是一種「食道癌前病變」,在胃鏡檢查下,可以觀察到食道黏膜受到胃酸腐蝕,若進一步做病理切片化驗,還會發現食道有「腸上皮化生」的變異情形,也就是原本應為扁平的食道上皮細胞,開始分化成類似腸道的「柱狀上皮」,如此不規則的上皮細胞在持續增生下,約「1-10%」的機率在未來會演變成「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的治療方式,端視食道的上皮細胞病變的「面積大小」而定。通常小面積的巴瑞特氏食道,健保能給付一年的口服藥物-「PPI」(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 協助患者改善症狀;若已高度不良分化為大面積的巴瑞特氏食道,一般會視為「早期癌變」處置,例如將病變的食道上皮細胞做電燒或直接切除之。 若確診為「巴瑞特氏食道」的患者,我們建議「一年內」進行胃鏡檢查追蹤,保險起見,也建議在胃鏡檢查的同時做食道黏膜病理切片,以檢視食道上皮細胞復原的狀況。
現代人生活忙碌又步調快速,在台灣每年就約有二至四成不等的民眾罹患胃食道逆流,若有相關不適症狀的患者,建議不要拖延治療外,就醫時,在經由專科醫師評估後,於適當時機進行胃鏡檢查,才能於第一時間發現「巴瑞特氏食道」癌前病症並及早做醫療處置,以避免日後惡化為「食道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