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 醫憲診所 胃腸肝膽、內科 小教室 |

▶ 認識胃鏡檢查

 

現代人生活忙碌、步調節奏快,衍生出的胃痛或消化不良等健康問題在所難免,有為數不少人在不適時,會自行購買「成藥」服用試圖緩解症狀,但這容易讓問題陳年累月,即使經由腸胃科醫師診斷與治療後,若症狀仍未明顯改善或症狀反反覆覆的情況下,腸胃科醫師多半會建議進一步做「胃鏡檢查」,以釐清病因。

 

  • 什麼是「胃鏡檢查」

標準的胃鏡檢查是利用直徑約0.9公分的「纖維內視鏡」,由「口腔」進入,再經過「食道/胃」,最後進入「十二指腸上半部」,以完成「上消化道」的完整檢查。胃鏡檢查能協助腸胃科醫師評估患者的消化器官之內部病況,例如常見的「潰瘍(傷口) / 發炎」,必要時還能做病理切片化驗,排除是否是「幽門桿菌」感染,更能協助觀察「胃癌 / 食道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生情形。

 

  • 「經口胃鏡」與「經鼻胃鏡」有何不同

正規的「成人」胃鏡為「經口胃鏡」,「經鼻胃鏡」其實是用在「幼童」身上,俗稱「小兒胃鏡」。部分坊間會以「經鼻胃鏡」較不具侵入性為訴求向成人病患推廣,不可諱言,「經鼻胃鏡」比起「經口胃鏡」的侵入性較低,但背後所付出的代價並不小。

首先,因為「經鼻胃鏡」是由「鼻腔」進入,除了易造成患者「流鼻血」外,因為管徑「過小」,在偵測食道與胃壁的影像會不夠清晰而影響腸胃科醫師診斷外;更重要的是,「經鼻胃鏡」若檢查時發現較大的瘜肉或病灶,可能無法於檢查當下一併處置,在檢查過程中若不幸發現較大的瘜肉需切除或疑似病變需切片做病理化驗,最後還是需「再做」一次「經口」胃鏡處理 ( 這就是為什麼醫學中心的「正規」胃鏡是「經口」 )

  • 「哪些人」應優先考慮做胃鏡檢查

- 長期「胃食道逆流」患者。

- 近期有「解黑便」患者。

- 有「吞嚥不適 / 困難」患者。

- 不明原因「貧血」患者。

-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患者。

- 具有「胃癌家族史」者。

- 長期「抽菸、喝酒、嚼食檳榔」者。

- 曾檢查出感染「幽門桿菌」之帶原者。

- 曾被診斷為「胃黏膜萎縮」患者。

- 曾被診斷為「腸上皮化生(胃癌前期病變)」患者。

- 曾被診斷為「巴瑞特食道(食道腺癌前期病變)」患者。

- 長期「胃痛與消化不良」,經投藥治療後仍無明顯改善或症狀反覆患者。

 

  • 「一般胃鏡」與「無痛胃鏡」之差別

胃鏡檢查最讓人心生卻步的,不外乎會引起患者強烈的「嘔吐反射」 ( 反應因人而異 ),尤其是「年紀較輕」或「體型較瘦的女性」等族群;除了因侵入性帶來的「不適感」外,太過「劇烈」的嘔吐反射,也可能妨礙醫師的檢查與診斷,最終影響檢查結果。

因此「無痛胃鏡 ( 另稱:舒眠減痛麻醉胃鏡 )」成為現今患者普遍接受的選項,它主要以針劑安眠藥物執行,在患者睡著的20-30分鐘內,便協助患者完成檢查,對於較敏感的患者,或無法忍受胃鏡檢查過程所帶來疼痛感的患者( 疼痛感因人而異 ),「無痛胃鏡」的問世無疑是一大福音。

 

  • 胃鏡檢查的「術後注意事項」

即便是執做「無痛胃鏡」檢查,檢查過後,喉嚨仍可能會有「2-3天」的腫脹感,建議這段期間避免過於辛辣刺激的飲食;如果有切除胃部瘜肉,則應溫和飲食「約1週」,以避免傷口發炎等情形。

「胃鏡( 胃內視鏡 )」已是現今普遍且發展成熟的醫療儀器,藉由「上消化道 (食道//十二指腸上半部)」的胃鏡直接攝影,可以協助醫師診斷並排除消化器官的問題;然而,即使順利完成檢查,仍仰賴具經驗的醫師判讀患者病況;另外,隨著「無痛胃鏡」近年醫學進步的發展,能讓個性較神經質/敏感的人、或容易有嘔吐反射的人,都能更順利的接受檢查( 避免胃鏡「快進快出」的情形 ),以便更完整的檢視與判讀上消化道器官的內部狀況。

© 2024 醫憲診所 - 胃腸肝膽科、內科|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醫憲診所 - 胃腸肝膽科、內科
All rights reserved